修订版后记

发布时间:2016-11-01浏览次数:26


本书的编写,主要参考了上海市档案馆中有关中法国立工学院和“国立高机”的历史档案材料,以及《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志》,《中法国立工学院院刊》,《同济德文医工大学同学录》,中法国立工学院校友会《会讯》、《会讯特刊》,国立高机《校友纪念册》等内部资料。另外,本书参考的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和互联网上的数字资源,由于篇幅有限,未能一一注明,特向有关作者致歉。

本书的初版是2006年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校庆前夕编印的内部出版物(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6)244号)。10年来,笔者出于爱好,在校史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其**版的专著有:①《有栋梁气:复兴校园与校友》(金琅学术出版社201512月出版),②《大世界里的丰碑——湛恩纪念图书馆的前生今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③《栋梁气贯大世界——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表的文章主要有:①《沪江大学校报校刊出版述要》(载《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②《天才作家、翻译家敬隐渔》(载《上海理工大学报》2015925日第4版),③《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历史建筑旧貌新颜》(载《上海高校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月出版),④《抗战时的坚持与战后的复员、发展——对19371949年沪江大学图书馆历史的一种考察》(载《大学图书**学刊》2014年第4期),⑤《沪东公社:行改造社会之责》(载《上海理工大学报》2014610日第4版),⑥《中国近代期刊〈科学世界〉的查考与分析》(载《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第4期),⑦《沪江大学早期的图书馆——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发轫》(载《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⑧《刘湛恩与“沪江模式”下的图书馆》(载《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3期),⑨《张资珙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分析》(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⑩《“湛恩纪念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载《上海滩》2010年第7期),11法租界里的工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百年沧桑》(载《上海滩》2007年第4期)。

10年后,本书能够以现在的模样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应归功于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和此书初版各位审稿同志的热情参与和一些校友的无私帮助(如中法国立工学院与国立高机校友施旦民、盛庆梁、张伯藩等拨冗接受本书编写组的采访,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李道康提供了部分烈士证书照片)。不过,2015123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以下简称“《规程》”),是此书修订出版的最直接动因。该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职能、主要任务、服务均有新的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规程》中有多处提及高校图书馆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第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条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第四条  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三)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十二条  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

有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其工作任务范围,并支持和鼓励其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校史与校园文化关系紧密,即校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为史实,互相影响;校园文化是校史的文化表征,是校史传承的文化链条,而校史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发展根基和特色标签,是校园文化的精神之塔、活水之源、巨木之根。因此校史文化建设无疑应是图书馆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校史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各类史籍的编撰,是校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建设路径之一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笔者近年的一些校史研究和著述工作属于图书馆工作任务范畴,是毋庸置疑的,此书的著述自不例外。

 

王细荣 

201610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