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影响,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实施方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信息素质教育已渗入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图书馆员必须转变观念,更多地关心读者的信息需求,开发以用户为主、多层次的新型图书馆用户教育项目。文章在介绍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内涵、层面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技术条件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四段式”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设计模型。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新技术 建构主义 图书馆用户教育
A Four-Stage Model Of User Education Design in Academic Library
[Abstract] Because of Internet and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in library, there is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project of traditional library us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has to be involved in user education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librarian must change their idea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formation demands of user, programe library user education which is new and multilayered. After introducing the meaning, dimension and project of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user edu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four-stage model of user education design in academic library based on structurism.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Structurism; Library User Education
1 前言
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教学与研究,它有责任使图书馆的资源被充分利用,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使用图书馆,以配合各教学院系的教学目标,而图书馆用户教育是其具体做法之一。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影响,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内涵及实施方式,均面临着极大的转变和挑战:信息素质教育已渗入至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图书馆员必须转变观念,更多地关心读者的信息需求,设计以用户为主的、多层次的新型图书馆用户教育项目。
2 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内涵及实施方式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最先提出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相关观念。之后,图书馆用户教育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且其相关名称也很多,英语中有:Library user education, Library instruction,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User education, Reader instruction, Library user instruction等;中文则有:图书馆使用指导、图书馆用户教育、书目指导、读者教育、使用者教育以及利用教育等。
关于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表述。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用户教育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将图书馆用户教育定义为:图书馆为了教导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设施、组织、资源及查询策略而实施的一切活动1;我国一位学者则将图书馆用户教育界定为:通过对用户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其信息意识,提高其检索技能,提升其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水平,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2 一般而言,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是指教导读者认识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馆藏所在以及了解如何利用参考工具书等,以协助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或简或繁的活动,如印发手册、书目指导等。
根据不同的活动与目的,一些学者将图书馆用户教育分为不同层面。例如,Nancy Fjallbrant将图书馆用户教育分为两个层面:教学方法与指导类型3。比较流行的是James Rice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三层面说,即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设备,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图书馆环境介绍(Library Orientation)、图书馆利用指导(Library Instruction)、书目指导(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4 图书馆环境介绍包括熟悉图书馆建筑、设备、服务、规章、资源的存放方法及排架等,其实施方式是参观图书馆(可分为团体参观、个别参观),并利用视听或印刷等媒体;图书馆利用指导是进一步介绍图书馆的参考工具,如卡片目录、索引、摘要、书目工具及其它基本参考工具书,实施方法包括第一层次和编序教学、演讲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书目指导则以研究和撰写报告时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为主,如信息及其组织、主题标目、定义题目、查询相关信息、报告撰写方法(如附注、书目)等,其实施方法有开设各种书目学课程让学生选修,或举办讲座等。1984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开设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就是书目指导的形式之一。
整体来说,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强调以图书馆为中心,其常见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使用图书馆手册、简介、指引等印刷数据;视听资料的放映;参观图书馆;应用挂图、流程图;馆员讲述、问答;举办展览、图书馆周等特别活动;讲座;分组讨论、研习;开展比赛、游戏等团体活动;做练习题;个别指导;与课程相关的图书馆用户教育(美国大学图书馆最通用的用户教育模式);正式的图书馆用户教育课程等。
3 “四段式”用户教育设计的观念基础
用户教育活动的成功需要图书馆和读者双方面的配合,因此,仅仅从图书馆的立场出发去了解读者需求是不够的,必须要以适当的方法设计用户教育计划,从而将其效果发挥至最大。
在新技术和因特网广泛应用的今天,图书馆用户教育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必须引入新观念,以扩大本身的学科理论与技术的运用范畴。其中最重要的新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至于新观念,首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国外已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如,美国的Beth S. Woodard在讨论信息素质、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最佳地利用教育技术,最合适的培养信息素质能力的环境需要采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5 类似地,J. H. Sandholtz、C. Ringstaff和D. C. Dwyer的研究也认为,当使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时,技术的威力就会充分地展示出来。6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近年来在我国已有一些研究,而且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模型(如余胜泉等的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型),但几乎没有涉及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专门研究。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观念,主张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与协作性。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7
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并存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的关系,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总体说来,随着学习任务复杂性的增加,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加强,学习环境的逐渐丰富,最适合的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逐渐转化。对于客观事实的介绍,比如概念的形成、事实的获取等,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是比较适合的;对于规则的演绎、推导与简单应用,采用认知主义的学习是比较适合的;而对一些需要很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复杂的问题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则需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策略,如情景学习、认知学徒制、社会协商等。另外,建构主义学习强调情景、协作、会话等,对学习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展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足够的材料,提供细致数据分析与操纵的工具等。8
4 “四段式”用户教育设计模型的建构及其实践
图书馆用户教育设计的目的,是针对学习者的问题,从开始的学习目标到计划完成的评价过程作一个整体规划,因此其研究范围不仅是以图书馆本身为限,且要将学习者各项因素考虑在内,这样可帮助规划者提出更完整、更合乎需求的计划。将教学设计的技巧应用到图书馆用户教育,就是在设计活动时加上新的理念,这不但可增强理论基础,扩大了实际效用,也可弥补图书馆学在这方面的不足。
新技术条件下,由于图书馆用户教育更强调对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和相关技能的指导,并且需要特定的教育环境,因此宜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建立如下“四段式”图书馆用户教育设计模型:
即图书馆用户教育设计从问题的界定开始,经过多层次教育目标的开发、开放式用户教育情景的建构、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进而修正问题和教育目标。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从而推动图书馆用户教育项目不断完善。该模型的基本架构可下图表示。
在图书馆用户教育实践中运用上述模型设计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实践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如下:
(1)界定:指界定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题。首先要了解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的确非依赖用户教育来解决不可,换句话说,要确定图书馆确有实施该项教育的必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从事界定问题及需求评估时应从不同的角度来搜集资料。例如目前很少有学生进入参考工具书阅览室,是图书馆利用环境不佳?抑或是数字化的工具书文献更容易获取?
(2)开发:指开发多层次教育目标。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教学目标,包含多层次教育内容,提供多种形式指导方式的实施体系,以全面推进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在Rice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三层面说的基础上,我们将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用户教育、中级用户教育和高级用户教育。
①初级用户教育:包括图书馆环境介绍与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主要教育对象是高校低年级学生。图书馆环境介绍以介绍馆舍及资源为其主要目的,内容一般包含有:介绍图书馆的建筑与设备、馆内各部门之位置、咨询服务台及有关服务人员、说明图书馆使用规则、明示各类资源的存放处所及排架情形、介绍特殊服务项目,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常用软件的使用、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的使用等。
②中级用户教育:包括图书馆利用指导与信息识别、检索、评价能力的教育。其要点有指导图书馆用户利用在线目录查询所需要的书目,使用馆内数据库,取得期刊文献,熟悉馆藏资源,善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掌握常用信息资源特点及途径、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信息评价与综合、信息交流方法、信息道德等方面内容。
③高级用户教育:包括书目指导与对不同学科信息资源的纵深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开设各种书目学课程让学生选修,或举办讲座,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来从事研究,培养文献检索的能力及论文撰写的方法;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学科信息的类别、类型,了解学科常用的信息源,制订出科学的检索策略,有效评价学科文献的内容,能够对本学科文献中举出的证据、例子的有效性做出判断,能够合理地利用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和文献综述文章的撰写等。
(3)建构:指充分利用新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开放式的用户教育环境。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构开放式用户教育,实现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链接,从而最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一方面要加大开发在线教育的力度,利用多媒体、超媒体开发用户教育集成系统,从而营造出“逼真”的信息检索、处理与利用的学习情境,同时还要提供实时**互系统、BBS、E-mail等途径,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讨论。另一方面要建立计算机教学教室,在教学电脑和读者使用的电脑上利用信息推送技术,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师或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屏幕对用户的培训过程进行指导,用户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围绕问题积极探究,这样有助于用户将检索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4)评价:指图书馆用户的自省(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和图书馆对用户教育过程与效果的评鉴。图书馆实施评价活动虽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评价”在图书馆学界仍是个新兴观念。Lancaster指出,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评价与图书馆其它评价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应被视为教育活动的评价。在Lancaster之前,虽已有人从事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评价,但直至他才明确提出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价的几个层次,即需求评估、计划设计、计划呈现、读者知识或态度的改变、读者行为或表现上的改变、效益评估9。可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①观察法:这是一种较不易系统化的评价方法,根据观察读者的行为来评判图书馆用户教育是否已达成既定目标。例如学生在接受图书馆用户教育后,书本流通量是否增加了?学生是否变得较常利用参考工具书?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不必花费馆员太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评价工作,可借着流通记录或馆内的观察来了解,但缺乏一定的系统工具,且对此现象的造成原因无法深入了解。
②问卷调查法:学生态度改变是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希望能使学生意识到图书馆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并希望收集学生对于用户教育的内容、方式、效果的意见,而使用问卷调查法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数量的结果。
③测验法:使用测验法可以了解学生在接受用户教育后,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是否有改进。在接受用户教育前后各测一次,将结果进行比较,便可了解。图书馆只有依据既定的用户教育目标命题时,测验结果才能帮助教师或馆员明确地判断图书馆用户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但对于使用测验法来了解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能力,其是否真能测出学生对图书馆的理解程度或仅是短程记忆,值得让人怀疑,故近年来,一些学者(例如James Mannon和Selegean)重视如何去评价图书馆利用指导的长程目标。
④模拟法:即作业练习法,由馆员预先拟定一份问卷,由学生实地查询,并记下其方法与顺序,从而了解其使用能力。
⑤对照实验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或实验组,一组接受图书馆用户教育,另一组没有。在实验组经过图书馆用户教育后,以写综述报告或综述论文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能从图书馆用户教育中获益。
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失,因此也可将多种方法用于同一个评价。另外,由于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是一种抽象的学习能力,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价要注重及时性和情境性。比如,教师或馆员可以在提供课件的同时提供在线调查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安排体系、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在某一研究项目或课题中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进而评价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用户教育(如在线教育)的实施效果。
评价具有回馈的功能,可提出用户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及困难并加以诊断,获得的结果则用以改进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题或目标。
5 结论性的思考
在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最终目标仍然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必须不断地采用新技术,引入新观念。
对图书馆员来说,他们过去一般都认为对用户的教育就是教会他们处理信息,而不是新技术所要求的技能。由于信息素质要求读者积极的参与,他们在新技术条件下必须具备一些信息利用的技能,因此,大学图书馆需要营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指导者和图书馆员必须转换角色,即从以理论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读者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另外,大学生技术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高校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因此,高校的教学人员、教育技术人员、行政人员要与图书馆员合作,参与图书馆用户教育项目的设计。一些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内容也可渗入专业课程之中,但这需要大学各学院院长、部系主任的合作,也要得到教务处、研究生院(部、处)的认可。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必须主动与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部、处)在许多层次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必须确保图书馆馆员有机会参加学校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每一项创新活动,必须为图书馆馆员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课程设计人员合作,以保证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些内容能集成到专业课程和研究过程之中;同时,图书馆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强调和宣扬图书馆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总之,在新技术条件下,实施“四段式”模型开发出来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用户教育项目,加上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乃至学校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图书馆传统的和现代的资源均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会进一步凸现。
参考文献
1 YOUNG H, ed. 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M].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3:237.
2习万球. 中美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发展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05,25(3):4.
3 FJALLBRANT N. Planning a programme of library us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1977, 9(3): 206.
4 RICE J, Jr. Teaching library use: a guide for library instruction[M].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 Group, 1981: 5.
5 WOODARD B S.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J]. Research Strategies. 2003, 19(3-4):181-192.
6 SANDHOLTZ J H, RINGSTAFF C, DWYER D C.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Creating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s[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7.
7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8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0(10):12.
9 LANCASTER F W. If You Want to Evaluate Your Library(2nd ed)[M]. Champaign, IL: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93:220-221.
原载《上海高校图书**工作研究》2009年第4期,原文链接:四段式”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设计模型初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