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的“湛恩纪念图书馆”,是该校师生为缅怀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设立的。岁月更迭,文脉传承。如今它以其丰富的馆藏、人性化的服务和现代化的设施,已经成为莘莘学子向往和迷恋的地方。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前身——上海浸会大学堂图书馆,开馆时仅有价值100多美元的书刊。
思宴堂的几间房子做了图书馆
上海浸会大学堂创办时,图书馆设在1908年末竣工的思宴堂二楼的一间房子中。尽管规模小,但它是我国较早建立的西式学校图书馆之一。1915年,图书馆从思晏堂的二楼搬到了一楼,馆舍增加到两间房子,一间为阅览室,一间为书库。1920年,图书馆用房又有所扩大,增加到4间房子,中西文各用两大间,藏书已达6500册左右。1916年前后,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为表彰沪江大学的办学成绩,特授予“澡雪心神”的匾额。
图书馆初创时期馆舍所在的思宴堂
一天,民国时期著名的都市大众杂志《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参观沪江大学,看到思宴堂内的图书馆“人数虽拥满,而万籁俱寂,如入深山”,入馆男女同学“衣物整洁,态度雍容,同处于静而且美的好学深思高尚愉快的空气中”,他们可“随意地坐着展卷研学,异常自然”,“好像一家里的弟兄姊妹一样,不觉拘束牵强,也不觉大惊小怪。”这在当时异性间处于极端规避的中国,实属难能可贵,因而邹韬奋不禁想起黄竞武先生的一句话:“中国社会没有生气,乃女子不加入也。”
正是凭借这种先进的自由学风,沪江大学发展极为快速。到1926年,沪大的学生人数就仅次于金陵大学和燕京大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
为此,学校又在思宴堂图书馆4间房子外辟出一部分走廊作为馆舍,但还是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阅读需要。每天晚饭后,常常可见等候图书馆开门的长长队伍。
刘校长募款建造图书馆
1928年1月,刘湛恩博士被沪江大学校董会确定为首任华人校长。2月25日,刘湛恩校长就职典礼隆重举行后,紧接着就举行了沪江大学新图书馆的奠基礼。刘校长以“改良建设”为己任,在图书馆的建造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图书馆全部造价为4万元,而其中一半以上款额须在国内筹集。刘校长在校内外发起建造图书馆大楼募捐活动,不遗余力地四处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和师生员工的积极响应,再加上校董会、同学会、校募捐委员会和学校教职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超额完成2万元的筹款计划。与此同时,学生们又组成了14个募捐队向家属亲友劝募,这笔金额为4297.5元的所得款专为购置中文图书之用。
刘湛恩筹资建造的图书馆
是年9月,新造的专用图书馆竣工。那拙朴雄浑的“图书馆”三字乃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时任****行政院院长谭延闿题写。图书馆搬迁时,学校组织学生排着长队,用人手传递的方式,将老馆里的图书一本一本地递送到新馆,当时,学校的西乐队在一旁为大家奏乐鼓劲。大家干劲十足,几个搬书的学生还和着琴声唱了起来,真是其乐融融、十分感人。
1928年11月17日,图书馆举行开幕典礼,来宾共有400多人,其中包括****外交部长王正廷、上海市教育局长韦悫、吴淞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东方图书馆馆长王云五等社会名流,使得平时荒凉冷清的沪东杨树浦,顿时热闹起来。
****行政院院长谭延闿题写的“图书馆”匾额 1933年图书馆阅览室一隅
下午2时许,典礼开始,先由刘湛恩校长致开幕词,然后是沪大同学会钱振亚干事和学生会募捐委员金伯铭报告捐款数目,接下来由各界要人相继演讲。王正廷在盛赞沪江大学的办学成绩后,开玩笑地说:“贵校的募捐委员一姓钱,一姓金,真不怪诸位容易捐钱了!”笑声过后,他马上又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高声说道:“诸位对于这所新图书馆,这样努力,这样热心,实在值得佩服。还希望本着同样的精神,努力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而胡适自然为最风趣的演讲人,他不慌不忙地说:“西人有Fatal number趣事,最不喜‘十三’之数目,有爱十四或十二者。余则最爱十七。因为该数目与余个人有密切关系。余生于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今贵校图书馆开幕适在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可谓凑巧之至。诸位今天很快活,哪知我比诸位更快活。”随后,他又列举众多十七的例子,令在场的听众无不忍俊不禁。王云五则口若悬河,声如洪钟,滔滔不绝,称自己“今日以家长、老朋友、同行三种资格赴会”。下午3时半,演讲结束,与会嘉宾和师生即从大礼堂往图书馆参观。随着刘校长一声令下,图书馆大门开启。顿时鞭炮声声,响彻云霄,众人鱼贯而入,裙履纷集。
这座图书馆最初由美国纽约的Murphy和Dana设计,后为满足校方的需要略作修改。它分为两层,支架为全钢骨建筑,极其牢固。下层往右依次为阅报室、教员研究室、管理员办公室、书目检索室以及后来成立的国际关系图书馆,往左是储书室。上层有一间可容纳数百人的阅览室,其中划出一小部分为管理员办公处。馆内设施先进,两层间传递图书用升降机,方便快捷。软木地板上铺有油地毡,墙壁四周装了暖气片。
当参观的人流来到新馆二楼的大阅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出自谭氏手笔的“图书馆”匾额,十分庄重气派。环顾四周,便觉室内开阔宽敞,明窗净几,实为学生看书学习的好场所。随后的茶会便在此举行,主人殷勤致意,招待甚周,且有音乐助庆,既饫口腹之欲,又极耳目之娱,宾主尽欢而散。
校董会禀遗志扩建图书馆
新图书馆建成后不久,刘校长仍觉得有再扩充图书设备的必要,又开始努力筹措,孰料夙志未酬,竟遭不测。1938年4月7日上午,刘湛恩校长突遭日伪收买的**狙击而牺牲。为继承刘湛恩校长遗志,校董会在抗战胜利后,正式决定再度扩建图书馆,并将扩建后的图书馆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在馆内设专室陈列刘校长塑像及其遗物,以资景仰。
1948年完工的“湛恩纪念图书馆”
为此,全体师生和校友又开始在国内募捐筹款。沪江大学音乐系主任朱起东博士与学校音乐学会协商,特地举办了筹款音乐会。他们组织沪大学生管弦乐队、近100人的合唱团、40人的雅乐社及音乐系精英学生,经半年排练后,于1948年5月17、18日假上海市中心的兰心大戏院举行“湛恩纪念图书馆筹款音乐大会”。演出节目有化学系学生***城(后来成为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小提琴独奏,***城的妹妹司徒志文(后来留苏并任中央乐团首席大提琴手)的大提琴独奏,色彩女高音章珍芳(后任中央乐团演员)和被称为“沪江夜莺”的抒情女高音程知真等的独唱,俄国钢琴家马果林斯基的高足童丽春的钢琴独奏,合唱团及雅乐社的合唱,孙家雯、梁瑞开、邵明耀、陈惠民组成的男声四重唱。朱起东博士特为音乐会谱写《沪江之歌》,作为压轴节目由由混合歌咏团合唱、沪大管弦乐队伴奏。由于音乐会节目丰富,表演质量较高,两晚筹得的巨款也颇为可观。
到1948年6月份,虽然预定的300亿元法币募捐目标已经达到,但是由于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致使扩建方案所需费用增至500多亿元法币,结果,只得将一部分不是急需的工程放到以后再说。图书馆东半侧的扩建工程由时为上海兴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后为中国当代建筑大师的戴念慈设计。1948年7月3日行奠基礼,是年底完工,随即启用。
扩建后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变成了一座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大楼,华美壮丽,气势恢弘,其建筑面积达2203平方米。图书馆主入口朝北,东西对称。底层东翼为书库,西翼为期刊阅览室、期刊书库、珍本书库、图书编目室、馆长室等;二层东、西两翼均为大阅览室,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
“湛恩纪念图书馆”赠书的藏书标签
扩建后的图书馆从外观到内部都与20年前建成的老图书馆紧密关联。尤其是,它有20多间供专门用途的小房间,如高级研究者的小研究室等,还有一个防火的书库。
1949年3月26日,已经使用一段时日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利用当天春运会的间隙,于馆前的广场上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开幕典礼。首先,凌宪扬校长报告了图书馆扩建耗资及募捐等情况。接下来是学校董事会主席致词和吴任沧夫人代替刘湛恩夫人王立明女士(当时不在上海)行开门仪式。大门启处,其塔楼式门厅内悬挂着刘校长的遗像,令人备生怀念之情。这天,图书馆的书库打开,任人阅览。
“湛恩纪念图书馆”喜获新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沪江大学旧址新建上海工业学校后,仍以原沪江大学图书馆作为该校的图书馆,但不再称“湛恩纪念图书馆”。1958年11月12日,**来校“视察”,指示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把完全按照藏书承重要求建成的图书馆改造成了实验室、车间、工厂。图书馆则于次年初迁到了音乐堂,那里本是沪江大学的文娱室及音乐系琴房,无法承受图书的千钧重压,于是部分图书又迁往第一教学大楼。在那段混乱的日子里,镌刻着“教思无穷”的湛恩纪念图书馆石质奠基铭牌亦不知去向。
1991年的湛恩纪念图书馆
1982年11月,在原沪江大学图书馆西南方建造的新图书馆启用,建筑面积达7547平方米。1991年11月10日,时值沪江大学85周年校庆,300多位海内外沪江校友重返校园(上海机械学院),深情缅怀刘校长的坚贞品格和光辉业绩。是日,图书馆再度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并举行刘湛恩塑像暨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典礼。首先,新老校友齐唱沪江大学英文校歌《Shanghai will shine to night》。接着,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谢希德、陆增镛、徐雅玲、司徒金城等七位知名校友为典礼剪彩。谢希德和上海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康民等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一块黑底绿字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匾额赫然呈现于众人眼前,这次它是由著名书法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先生题写。揭幕仪式上,有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校友代表、刘湛恩的子女等先后发言。他们面对安放在图书馆大厅内的刘校长塑像,深情缅怀其毕生的丰功伟绩,重提其所倡导的“沪江大家庭”精神,并寄语全体在校学生,踏着前人足迹,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锐意进取,开创未来。之后,新老校友再次咏唱沪江大学校歌。其情之切,其意之浓,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昔日刘校长主政沪江时的岁月。
2007年7月,图书馆又搬迁到新落成的图文信息中心大楼主楼。2009年12月8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揭牌仪式。校长许晓鸣、常务副校长白苏娣、校党委副书记何建中,沪江大学校友代表徐中玉、张耀忠等,刘湛恩校长之女刘光坤女士,师生代表等约160多人,聚集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共襄盛典。
这所新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具有近代欧洲巴洛克风格,总面积约2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8层,地下1层。2至7层为大型阅览室和书刊库,8层设有学术报告厅和学生自修室,在功能上采取“藏、借、阅、询、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读者营造了“人在书中,书傍人旁”的氛围。
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全景
揭牌仪式上,许晓鸣校长与沪江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张耀忠先生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揭牌,著名文艺理论家、上海市作协原主席、原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徐中玉先生受聘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名誉馆长,刘光坤女士向学校捐赠了刘湛恩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其实,徐中玉先生有两段“湛恩纪念图书馆”的情缘。一是1948年受聘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后,曾在1948至1952年间兼任“湛恩纪念图书馆”馆长;一是2009年,徐老以94岁高龄担任“湛恩纪念图书馆”名誉馆长。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不但深受国内教育界和**界的推崇,更是抗日救国的典范。湛恩校长遭日伪暗杀,引起国际国内仁人志士群起声援,这是‘沪江’的不幸,也是‘沪江’的光荣。现在‘沪江大学’发展成了‘上海理工大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刘湛恩烈士的爱国精神仍值得我们传承光大。”仪式上,徐老回忆起他在沪江大学的时光,并希望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学能一如既往地发挥好“湛恩纪念图书馆”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在践行“世界图书馆”理念的进程中,“湛恩纪念图书馆”已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复合型、开放式图书馆。现在,它不仅是师生们为刘湛恩校长树立的一块丰碑,更是学生们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衣、食、师、友”。
原载《上海滩》2010年第7期,原文链接:“湛恩纪念图书馆”的前世今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