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历史建筑旧貌新颜

发布时间:2014-12-11浏览次数:318


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复兴中路1195号),其前身为德国人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校址在白克路,即今凤阳路)。1908年,德文医学堂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并在宝昌路(今淮海中路)以南的法华路(后改名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购地建造新校舍。1909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师生全部搬入新校舍。1912年,德国政府又在同济德文医学堂内开办工学堂,并与同济德文医学堂合并,称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中国政府正式对德宣战并与之断交。随后,上海法租界当局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是德国产业,当防止德方利用该校制造武器为借口,出兵包围该校。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被迫迁往吴淞中国公学内继续办学,校名也改称“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迁往吴淞后,原校舍一直被法国的**雇佣兵占用。直至1920年,中法两国依据《凡尔赛宫和约》第134条“德国……将其在上海法租界之德国学校财产放弃,以与中、法两国政府”的规定,从是年起,开始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联合办学,先后称上海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上海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中法国立工学院,直到1940年停办。1943年,中法国立工学院校友利用学院部分校舍创办了“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停办,****接收原中法联合办学的校舍和设备,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解放后,学校几经易名和发展,先后称“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附设专修科,与“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两块校牌并存)、“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等。1983年,改办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与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因了这个缘故,上海理工大学也将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视为前身之一。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舍的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从1908年开始动工兴建,前后长达8年的时间。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建造这所学校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御准。

1909年,德文科讲堂、钟楼、第一宿舍楼(后称西楼)建成;1910年,基础理论课教学楼和语言学校教舍竣工;1911年,医预科讲堂、第二宿舍(即现在沿陕西南路的东楼)落成;1912年到1914年,风雨操室与运动场、工厂、机电楼、工人住屋(位于陕西南路414号门旁边,故后来称“414”楼,于1984年拆除新建学校招待所)、教学楼以及第三宿舍楼相继建成。191462日,工科讲堂(教学楼)开始启用。1915年,承中国绅商名人,尤其是贝润生、周宗良、邱谓卿等三位的慷慨捐助,校方开始建造最大的、可容纳200名学生的第四宿舍楼。1917年初,四号宿舍楼完工。至此,学堂整个建设工程宣告完成,具有普鲁士建筑风格的建筑群进入了国人的视野。

当年上海的《申报》有一篇关于这些建筑的报道:

步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工学堂雄伟的教学大楼,在教学楼对面是机电楼,楼内设有各种实验室、电机房、学徒实习车间、铸造车间、锻工场和木工房。走过位于校门两侧的教学楼与机电楼,便是设有教师阅览室的德文科和两座在同济德文医学堂创办初期盖的学生宿舍。在整个建筑群的中间是一幢造型典雅的建筑,其两边分别写着“生理学”、“解剖学”的字样。在这约3万平方米的校区南端,坐落着宽敞的健身房和在所有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新宿舍楼,这幢宿舍楼可容纳200名学生。新造的楼房均为砖块砌筑的清水墙面,其周围是绿色的草坪。

19984月,中法国立工学院校友会向上海市地质资源管理局递交《建议将复兴中路1195号有关建筑列为上海市保护建筑事》报告,申请对复兴中路1195号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内稀有德式百年建筑群予以保护。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了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1999622日,上海市地质资源管理局立“市级建筑保护单位”铭牌于校门口外墙上;19999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又立“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于校门口外墙上。


工科讲堂

工科讲堂今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学习资源中心。19126月,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科开学。同年820日,校方开始为工科讲堂设计建筑图样。据考查,其图纸由来自德国洋行德国建筑工程师卡尔•培台克绘制,模型由工厂监督制定,构架完全仿自普鲁士皇家机械学校。1914年,落成并开始启用。

199512月出版的《德国杂志》(Deutschland,德国莎西埃德出版社与波恩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合作出版)第6期,在《建筑,德国在中国的明显影响》一文中,将这幢大楼作为在中国的普鲁士建筑风格的标志。在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中,这幢大楼可称是一座仅有的普鲁士风格的公共建筑。此大楼虽年已近百,但结构完好,其砖木结构、走廊的马赛克地坪,至今完整如新。这幢大楼无论从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和历史的角度观察,都蕴含不少历史文化沉积,是上海近代的优秀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科讲堂

1982年,学校图书馆由原医预科讲堂迁入此幢大楼,成为师生员工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场所。2007年,改为中英国际学院学习资源中心(内设图书馆)。

2006610日,我国迎来了首个“文化遗产日”。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建筑的昔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科讲堂,被列为“文化遗产日”徐汇区文物建筑开放单位。这一天及以后每年的“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都有不少市民从各区县慕名前来参观。他们对大楼内造型独特的拱形门廊、形状各异的玻璃门窗、历经百年花纹依旧清晰可见的马赛克地坪赞叹不已。许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了照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下这宝贵遗产的绰绰风姿。

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中英国际学院学习资源中心

中法国立工学院时期,该楼是办公、教学楼;“国立高机”时期是教学楼;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时期是图书馆;上海理工大学时期是复兴路校区图书馆和中英国际学院学习资源中心。


医预科讲堂

医预科讲堂1911年建成,当时中德双方很多来宾前来参观,历时9天之久。医预科讲堂内设生理教室,讲授解剖学与生理学,兼放教材、标本、图书等物。中法国立工学院时期,成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公场所。19371949年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上海办事处、私立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机构都曾占用过此楼。19541982年,这幢楼是学校图书馆馆舍;20世纪8090年代,又成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所所在处;1997年后为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上海—汉堡国际工程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办公楼,2008年起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复兴路校区综合办公室。


德文科讲堂

德文科讲堂为今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办公楼。德文科讲堂于1909年建成,中法国立工学院时期为法国院长住宅,曾经是上海国立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等机构的办公楼。2007年起,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办公楼。


机电楼

机电楼原址今为学生宿舍。1913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的机电楼(即校内工厂,后称内车间与大装配间)建造完工,面积约500多平方米。烟囱和水塔(现已拆除)是工厂的标志性特征,中法国立工专的学生当年就是爬在烟囱和水塔上欢迎北伐军的;1946年,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扩建200余平方米厂房(后称外车间),增添了一些设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校内工厂的主要职能是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958年,工厂开始转向产业,同时承担教学与生产双重任务。校内的实习工厂体现了复兴园不同时期学校的共同办校理念,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1989年,工厂从校内搬至莘庄。2007年厂房拆除,原址改建为学生宿舍。


钟楼

钟楼现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招生办公楼。钟楼是1909年建成的德式建筑,象征学校的精神——时不待人。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时期,曾经作为工厂管理室和图书馆。21世纪,是学校校办研究所所在处,并命名为“科技楼”。2006年为迎接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校庆,校方重修修缮了钟楼。


宿舍楼

1917年初,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已建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宿舍。

第一宿舍1909年建成,开始为一幢两层楼楼房(B字宿舍)。1921年秋,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在该B字宿舍之首和平行于该宿舍之前,新建两层楼学生宿舍,1922年春竣工。新建的宿舍楼共有寝室70余间,每间可住4人,并附有教室二间、图画大教室一间,另有会客室、舍监室各二间;每宿舍之每层的中央,有浴室二间,厕所一间。中法国立工学院时期,第一宿舍为附属高中部学生宿舍(称为B舍、C舍),后于1981年被撤除(当时称为西楼),新建了实验大楼

第二宿舍1911年建成,在中法国立工学院和国立高机时期曾经作为教职工宿舍,1983年增建假三层(当时称为东楼);第二宿舍现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第二学生宿舍(女生宿舍)

第三宿舍1914年建成,19291949年为私立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校舍,1949年接收后曾被华东农林部、华东卫生部使用,1952年上半年学校在外购买房舍交换后一直为学生宿舍。现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第三学生宿舍(男生宿舍)

第四宿位于学生食堂东面,由上海绅商捐助,于1915年开始建造,19171月落成。为表彰建造第四宿舍楼的捐助者,福沙伯校长特地在宿舍底层的墙端立了一块捐赠碑,上面镌刻有捐助绅商的名单及捐款数。至今捐赠碑还镶嵌在该宿舍楼底层中间过道的墙壁上。中法国立工学院时期第四宿舍为大学生宿舍,称为“A舍”,后期曾为法国兵营;太平洋战争后,第四宿舍也被其他机构占用,1949年接收后一直为学生宿舍;1983年,第四宿舍增建假四层,现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第四学生宿舍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园北端建筑群

岁月流逝,这些建筑依然矗立在美丽的校园里,陪伴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成长成才。


注:参考《风雨弦歌复兴园——从德文医学堂到国立高机》(王细荣执笔),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印制,本文有少量改动。


原载《上海高校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月出版),原文题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貌新颜》,链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貌新颜.pdf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