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和钦与王国维年龄相仿,均系“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王国维辞世后的当年12月,虞和钦曾赋诗《哭王国维静庵》,以悼念昔日的同窗、同僚。南宋词人辛弃疾(1140-1207)最经典词作《青玉案·元夕》中的结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王国维誉为人生的第三境界。
虞和钦(1879—1944)与王国维(1877—1927)同为浙东人士,均系上海史研究专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先生笔下的“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1。1899年,虞和钦与钟观光等在浙江镇海柴桥家中创设实学社研究科学;王国维于是年在中国最早使用“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来陈述个人见解2。约1899—1900年,他们都在罗振玉、汪康年等于1898年1月上旬(农历1897年十二月中旬)创办的上海东文学社学习3。
刊于山西太原府小五台运动场1919年4月编印的《第七次华北运动会秩序单》之虞和钦肖像
虞和钦,字自勋,又名铭新,1879年12月11日(清光绪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浙江宁波府镇海县海晏乡柴桥澹园(位于柴桥老街协生弄、三和弄南边,后称“虞书房”,今属宁波北仑区柴桥街道芦南社区,已拆除)的一个儒贾世家。他幼秉庭训,诵经读史,工诗古文辞。甲午战争后,外患日亟。虞和钦始知仅恃旧学不足以御侮,乃志于西学,并先后在家乡柴桥、鄞城(今宁波市鄞州区)、上海从事科学传播与实业活动。约1899年,虞和钦与钟观光一道入上海东文学社学习日语。1901年春,虞和钦与钟观光一道邀请林涤庵及实学社社员张之铭等商办在沪设厂造磷。1901年12月,他与同志又在上海开办科学仪器馆,开国人专门经营、制(仿)造科学仪器等教学用品之先河。1902年夏,虞和钦参加由蔡元培等发起成立的革命团体——中国教育会。1903年初,虞和钦等在科学仪器馆主编中国最早的以“科学”命名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科学世界》,以介绍科学新知。1904年秋,虞和钦负笈东瀛,先在东京清华学校学习日语,并在校外预习德文,后在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专攻化学。1908年学成归国,通过部试和廷试后,任清廷学部编译图书局(后称“学部图书局”)理科总编纂、游学毕业生部试格致科襄校官,并以“硕学通儒”资格钦选资政院候补议员。民国后,担任过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事、视学、编审员,山西省、热河特别行政区教育厅长,绥远特别行政区实业厅长等职,其中1923-1929年间,应冯玉祥、宋哲元、商震等军政要人之邀,参赞莲幕。1929年10月,因疲于军阀间的争斗,主动离开军政界,次年4月返沪后重操旧业,先后创办开成造酸厂、开明电器厂、建夏化学工业社等实业公司,并均任首任经理。1944年8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租借的寓所逝世4。虞和钦系清末民初“过渡时代”游走科学、教育、军政界、实业界的知识分子,是中国近代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文化人。
刊于中国史地学会编辑发行的《史学与地学》1928年第3期之王国维遗像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庵),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长虞和钦两岁,于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盐官镇双仁巷(今属浙江嘉兴市代管的海宁市,如今的王国维故居是1886年王国维举家迁居的盐官镇西门内周家兜新宅),系海宁安化王氏盐官安化坊支29世孙。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王乃誉(1847—1906,字与言,号莼斋,晚字承宰,又号娱庐),是东周灵王太子晋57世孙、北宋名将、南宋追封的安化郡王王禀(1068—1126,字正臣)后裔,攻书画、篆刻、诗文,在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对王国维的教育十分严格,扮演着一个传统“严父”的角色。七岁时,王国维被送进了私塾。白天,他在私塾随陈寿田等先生学习,晚上还要在**的严苛督导下温习功课,“每深夜不辍”。1892年,年仅15岁的王国维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二十一名入州学、中秀才,并誉为“海宁四才子”之首。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西方思想文化向中国不断输入,王国维接触到新的文化和思想,萌生了追求新学的强烈愿望,决心不再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放眼世界,探索学术上新的可能。1898年2月16日(农历正月二十六日),21岁的王国维抵达上海,入《时务报》馆任书记(校对),在结识罗振玉后于是年3月(农历二月)又以每天午后3个小时到上海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戊戌**后,先后任东文学社学监、庶务,并继续在东文学社学习。当时的上海有“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说法,王国维在此期间积极学习日文和数理知识,打算出国,在西学上深造。两年后的1901年2月(农历1900年十二月),他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次年6月12日(农历四月廿六日)因病回国抵沪,不日返乡养病,后来在武昌(武昌农学校)、南通(南通师范学校)、苏州(江苏师范学堂)等地任教。1898年到1906年,是王国维自称为“兼通世界之学术”的“独学”时期,进行西方学术的翻译,并在罗振玉主办的《教育世界》上发表大量译作,其间大量接触与研究西方学术思想。1908年,王国维作《人间词话》,是为结合中国古典文学、西方美学理论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人生“三境界”说,妙不可言,令人获益匪浅。此后,王国维的学术研究眼界渐开,名气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世界文化的大家之象。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崩塌。11月,王国维携家眷随罗振玉东渡,寄居日本京都。在侨居日本的四年多里,王国维潜心研究经史、甲骨文字,专力于研究新发现的史料,从古器物到古代书册、服装、建筑,所涉甚广。1916年春,王国维回国后就聘于上海哈同花园,编辑《学术丛编》杂志,1918年起又任哈同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经学教授,并从事甲骨文字及商周历史研究。1921年后,王国维的生活基本以讲学为主(其中1922年受聘为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名誉职位——通讯导师)。1923年5月,王国维到北京充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恩准“在紫禁城骑马”。1924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把这当作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以示反抗,因家人的全天监护而未能成功。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遂有崇仰他学问的胡适、顾颉刚等人推荐他担任新成立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院长职,仅任教职。1925年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国学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忠于自己信念的人内心是顽固的,这一天还是来了。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上午,王国维雇一人力车前往颐和园。一支烟燃尽后,他从鱼藻轩外石栏的缺处纵身扎入昆明湖中自沉5,只留下一份遗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在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中国近现代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与王国维关系最近。当日,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七律诗《挽王静安先生》及挽联一副:“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胜水残山,留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但陈寅恪仍感“意有未尽”,遂于同月赋成七古长篇史诗《王观堂先生挽词》[首刊于1927年10月31日出版的《国学月报(王静安先生专号)》第2卷第8、9、10号合刊,重刊于1928年4月出版的《国学论丛》第1卷第3号(王静安先生纪念号)、1928年7月出版的《学衡》第64期]。此首长诗,流传海内,为一般雅人达士所爱好,也是陈氏一生的诗文中最被世人所推崇者。王国维去世后第二天下午在颐和园西北角园门处的三间空房内入殓,晚九时许灵柩才启运至燕京大学附近的成府村刚秉庙(位于今北大燕东园南侧吉永庄院内)。5日,被清废帝溥仪赐谥号为“忠悫”。16日(即旧俗“二七”之日),文化学术界人士及浙江同乡在北京南城下斜街全浙会馆举办悼祭大会;19日下午,罗振玉、郑孝胥等前清“遗老”又在天津日本公会堂(1961年拆除,地址即今天津市和平区八一礼堂附近)举行“公祭”6。另外,6月25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教授狩野内藤、铃木神田博士发起,来自京都、大阪、神户等地的学者、名士及王氏生前知交者约500人,集聚日本京都东山线五条阪袋中庵,寄托哀思7。7月7日、8日,上海的《新闻报》、北京的《晨报》,以及天津《大公报》《益世报》等先后刊载有关“王国维灵柩运沪”“不日即转运海宁原籍”等消息。
1927年7月7日《新闻报》(左)、7月8日《晨报》先后刊载王国维灵柩运沪的消息
不过,根据其“藳葬于清华茔地”的遗愿,王国维最终于是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七日)随着其墓志铭碑石下葬于清华校外东向西柳村七间房的麦垄中。王国维墓志铭的撰写者、篆额并书丹者分别是王国维生前在溥仪宫中任职时的同僚杨钟羲(1865—1940)和袁励准(1876—1935),刻石者为北京琉璃厂文楷斋宋德裕。他们三人分别是当时著名诗家、知名书法家和名工,可见王国维的这方墓志堪称近世碑石的“三绝”之铭。此碑铭当时即椎拓传世,南北图书馆、博物馆均有收藏,与王国维交好的日本学者也有获致的(今墓志铭原石已不知去向,只存拓片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处和民间)。王国维下葬当天,大雨滂沱,扶柩者皆跋涉泥泞中,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及其他教职员十数人前来送葬。时值暑假,清华研究院学生仅有留校的何士骥、姜亮夫、王力、毕相辉、刘节等参加了安葬仪式。是年9月20日,梁启超手持鲜花,率清华研究院全体同学来王国维墓前拜奠,并发表演说(此演说辞后经吴其昌、姚名达据笔记整理以“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辞”为题发表在1927年第2卷第8、9、10号合刊《国学月报(王静安先生专号)》第543—545页)。
杨钟羲撰写、袁励准篆盖并书丹、宋德裕刻石的王国维墓志铭碑石拓片
当年王国维灵柩是否在京津沪间转运过,目前未能查到其他相关的文献记载,故值得学人进行深入的探究(据笔者辗转联系到的王国维曾孙王亮说,未听说王国维灵柩抵达过上海)。1929年夏,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该院师生为纪念昔日的导师,募款修造、位于清华园工字厅东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落成。撰写碑铭的是陈寅恪,书丹的是时任清华研究院讲师的林志钧(1878—1961),篆额“海宁王先生之碑铭”的是另一位研究院讲师马衡(1881—1955),碑的设计者为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1901—1972)。1960年1月,因清华大学扩建校舍,并征得家属同意,王国维的墓地迁至京西福田公墓。
天津《大公报》1909年10月11日刊载的“学部奏派考试游学毕业生襄校官名单”
王国维于1907年农历三月受命为清廷学部总务司行走,实际充学部编译图书局译书课英文股编纂。两年后的1909年农历五月十六日(7月3日),虞和钦通过廷试后钦授翰林院检讨分发到学部就职,后由学部奏调为学部编译图书局理科总编纂。自此,王、虞两人又成为编译图书局同僚,直至1909年11月王国维奉调到学部编订名词馆分纂(仍兼任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8。其间,虞和钦与王国维也都同做过一些学部的其他工作。例如,1909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廿七日),虞和钦、王国维等被学部遴选奏派为游学毕业生部试襄校官,参加拟题、阅卷事务。对此,1909年10月11日的天津《大公报》曾刊载“学部奏派考试游学毕业生襄校官名单”:
翰林院编修章宗元、黄德章、程树德、洪镕,检讨虞铭新,庶吉士王孝纲;外务部主事嵇镜;民政部七品小京官汪与准;陆军部同正参领陈榥;学部参事官林棨,主事何燏时、路孝植、章毓兰、程良楷,图书局行走王国维;农工商部主事张奎、叶基桢、张锳绪;邮传部七品小京官陆家鼐;大理院推事江庸;粤汉铁路总局行走、湖南知县沈琨;医科举人傅汝勤。9
第103期《学部官报》刊载的《奏派考试游学毕业各科襄校官折》
1909年10月24日(宣统元年九月十一日)出版的第103期《学部官报》刊载《奏派考试游学毕业各科襄校官折》有上述类似的叙述。
虞和钦诗作《哭王国维静庵》书影
1927年12月,虞和钦为悼念昔日同窗、同僚,作七律诗《哭王国维静庵》。诗云:“记曾簪笔伴枫宸,邂逅无因十及春;蓬岛犹堪留舜水,汨罗何事葬灵均;万缗素业空盈肭,一纸遗言果赝真;独要玉泉山下路,别添佳节吊词臣。”10 虞氏之作,概述了王国维的生平事迹,并也将王国维同屈原相提并论,与陈氏《王观堂先生挽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载《上海滩》2023年第12期“人物述林”栏目,阅读原文:虞和钦与王国维: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pdf;本期信息可阅读杂志社微信公众号文章:2023年第12期《上海滩》杂志出版
参考文献
1 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J].近代史研究, 1997(4):257-272.
2 周程. “科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传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7(4).
3 东文学社告白[N].申报, 1898-01-09(4).
4 王细荣.近代科学中国化的实践者:虞和钦[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35(4):99-107.
5 张九七.王国维:最后一位守墓人[EB/OL]. (2020-06-03)[2020-07-05]. https://www.jianshu.com/p/7bd618303d32.
6 王国维追悼会记[N].益世报(天津版), 1927-06-21(12).
7 鲍振青.日人追悼王国维学士[N].时报·时报新光, 1927-07-02(1).
8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主要教育行政人员一览)[M].上海:开明书店, 1934:223.
9 学部奏派考试游学毕业生襄校官名单[N].大公报(天津版), 1909-10-11(2).
10 《哭王国维》载虞和钦撰、1928年刊印的《诗稿待删(卷十二)》第23b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