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锋 李仲慧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几年前某高校一次人才工程评审会上,一名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向评审专家汇报自己的教学科研业绩,最后,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句“谢谢聆听”,并用PPT显示了“谢谢聆听”四个大字。在座的一位专家听了很不高兴,私下对我说:“尽管他做得很出色,但就凭他‘谢谢聆听’这句话,我就不投他的票!”
青年教师说“谢谢聆听”,本意自然是向评委表示尊敬,专家为什么不但不接受,反而要生气呢?看来,双方对“聆听”一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存在分歧。那么,“聆听”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有没有用错呢?
先看权威词典对“聆听”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聆听,〈书〉动听:凝神~|~教诲。”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聆听,动〈文〉仔细听取:~宏论|洗耳~。”
《汉语大词典》:“聆听,汉扬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现时正在演说,好些人物都在那里聆听法音。’徐迟《牡丹》六:‘魏紫坐在包厢中,凝视着舞台,聆听着歌乐,不觉以为所有剧中女主角都是她自己。’”
如果按照以上词典的解释,“聆听”就是“听”“仔细听取”或“仔细注意地听”的意思,那么“谢谢聆听”何错之有?“谢谢聆听”的使用者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用错!
质疑者大概是从语感出发,认为“聆听”往往用于下对上,带有尊敬的色彩,说“谢谢聆听”是把自己放在尊者的位置了,不符合中国人敬人抑己的文化心理,所以令人反感。
孰是孰非?答案应该是清楚的,“谢谢聆听”用法不当。试比较:
a.同学们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
(√下对上,带有尊敬的色彩)
b.王老师聆听了大家的发言。
(√上对下,表示对说话人的尊敬)
c.王老师聆听了我的汇报。
(×上对下,有上下、谦敬颠倒之嫌)
关于“聆听”一词,其实在微博或学术刊物上已有好几篇文章讨论过了,观点基本一致,看法都有道理。其中,刘娜从分析“聆”的本义入手,再考察“聆听”连用以后的意义以及发展演变,认为“聆听”这个词古已有之,是一个同义并列结构的合成词(《说文》“聆”“听”互训,“聆”本义为仔细听),“表示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含有听者自身的诚恳之意,也含有对说话者的崇敬之情。多用于听取自己敬重之人的谈话和教诲,用于群众对领袖、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宾语多由‘教导’‘报告’‘演讲’‘发言’等词语充当”;“聆听”还可以用于具体的事物,例如风声、雨声、歌声等,也往往指认真仔细地听[1]。
但目前大家对“聆听”一词语义和语用的分析,都是随机选取若干用例进行解释,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聆听”为什么带尊敬色彩、在什么样的语境里带尊敬色彩等问题探讨不够深入。本文拟利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语料,对“聆听”全部用例作穷尽性的整理分析,考察其具体使用情况,以便得出一个建立在客观语用事实基础上的结论,而不是光凭“语感”的判断。
经检索,语料库中“聆听”共有1941例,剔除重复的,实际共1888例。根据“聆听”对象的不同,把语料分成两大类,即聆听人的说话(报告、演讲、发言、教诲、介绍等)和聆听其他声音(如歌曲、音乐、风声、鸟叫、时代的呼唤等)。统计得出,聆听人的说话共1266例,聆听其他声音共622例。
先看聆听人的说话。这类材料也包括“聆听者”“聆听与诉说”“聆听**”等聆听的实际对象是人的说话而形式上不带宾语或宾语为人的用例。根据聆听者与说话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我们分为下对上、上对下及对等三种情况。
关于下对上:聆听者与说话者之间往往是学生与老师、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群众与领导、信徒与被信仰者等关系,聆听的宾语常见的有讲解、讲话、讲授、训诫、训导、指示、指导、教诲、教导、高见等,也可不带宾语。例如(限于篇幅,每类最多只举四例,下同):
(1)这是我最后一次当面聆听两位老师对戏剧运动、戏剧创作的精辟见解。(《人民日报》1994年7月13日第8版)
(2)全场自始至终悄然无声,听众屏息凝神,聆听着中国****的演讲。(《人民日报》1995年7月14日第6版)
(3)慈悲的佛陀!我今日聆听你的指示,像是开启我的慧眼,对于布施,我又有更进一层的了解。(星云大师《****佛传》)
(4)当年的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由***作主要报告,金凤就在座中仔细聆听。(《人民日报》1993年8月18日第3版)
这类“聆听”显而易见带有尊敬的色彩。
关于上对下:聆听者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与下对上正好相反,聆听的宾语有意见、发言、表达、诉说、要求、看法、叙述、愿望、倾诉等,也可不带宾语。例如:
(5)在日益开放及民主的社会,决策者在作出决定时多花些时间去讨论,去聆听社会人士的意见,这样才会获得大众的支持。(《人民日报》1998年8月12日第11版)
(6)我的工作呈两极化,上课时,我必须扯着嗓子说话;下课后,我必须静心聆听学生的倾诉。(杰克・坎菲尔《心灵鸡汤》)
(7)六世**为祖国边疆稳定和民族和睦作出了积极贡献,乾隆皇帝特为其在承德避暑山庄建造了须弥福寿庙并聆听教法。(《人民日报》1995年2月15日第4版)
(8)主持讲课的副书记丁廷模把教授请上主席台,然后和赵富林等自治区领导恭恭敬敬地坐在台下聆听。(《人民日报》1996年1月8日第4版)
这类“聆听”虽然用于上对下,但也明显含有聆听者自身诚恳谦虚和对说话者尊敬之意。
关于对等:聆听者与说话者是平等关系,没有上下、尊卑的差别。往往出现在对话沟通、参观游览、采访报道、交流合作、开会发言等场合。聆听的宾语大多是表达、报告、说话、讲话、谈话、演讲、介绍等,也可不带宾语。用于对等关系的“聆听”从语义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带有尊敬的色彩。例如:
(9)温总理讲话吸引了所有代表的注意。坐在温总理右边的奥地利总理许塞尔身体前倾,仔细聆听。(新华社2004年10月10日新闻报道)
(10)穆加贝总统说,从西方新闻报道看中国的政策与亲自聆听主席的阐述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重申对非洲的政策,我们感到很高兴。(《人民日报》1996年5月22日第1版)
(11)我们和主人一起,一边品尝他们刚刚生产出来的“贺兰山”牌干红、干白葡萄酒,一边聆听他们回顾走过的历程。(《人民日报》2000年3月15日第1版)
(12)上千名听众凝神聆听,上千双眼睛流露敬重之意。今天下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在上海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1998年6月2日第4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用于对等关系的“聆听”,敬意的指向不是说话人,而是说话的内容。例如:
(13)然而,当你聆听完讲解员关于这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的生平介绍之后,他的高大形象即使铁石心肠汉子也会为之所动容、为之肃然起敬。(1994年报刊精选)
(14)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部分单位今天上午在人民***联合举办了孔繁森同志事迹报告会。近万名干部含泪聆听了报告。(《人民日报》1995年4月29日第1版)
另一类尊敬色彩不明显,主要表示仔细倾听。例如:
(15)在图文展厅,观众们围在讲解员前,仔细聆听案情。(新华社2001年9月5日新闻报道)
(16)两名被害英国球迷的家属对记者说,他们对判决被推迟并不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也没有要到土耳其聆听上述判决的准备。(新华社2002年4月5日新闻报道)
(17)理解诠释指的是听者聆听说话者表达的时候,作自我推理及诠释,以理解说话者的内容及意向等。(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
(18)当男人和女人之间不谈什么爱与不爱,感性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见面、聊天、品酒、聆听,或天、或地、或严肃、或风情,在简单之中感觉着。(852835《我与上司有过约会》)
事实上,所谓“带有尊敬的色彩”与“尊敬色彩不明显,主要表示仔细倾听”,两者的边界是模糊的,有些例子我们很难判定其具体归属。例如:
(19)我们必须愿意聆听别人的话语。聆听本身就是理智的开始。(大卫·博姆、克里希那穆提《超越时空:20世纪最卓越的两位心智大师的对话》)
(20)诚实地面对、承认自己的偏见,并且聆听对手的观点,容忍对方的偏见。(亨利·艾伯斯《哈佛经理谈判能力与技巧》)
(21)大家都喜欢有趣的事,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统计数字,他们更愿意聆听生动的发言。(罗锐韧《哈佛经理手册》)
这是因为,凡是仔细听、用心听、认真听,大多是出于对说话者或说话内容的在意、重视,而人们对在意、重视的人或事往往怀有敬意。
把语料库中聆听人的说话的用例根据所属类别和带不带敬意情况进行统计(表1)(由于语料的复杂性和语义的模糊性,分类和统计只能是粗线条的。下同):
表1 “聆听”用于人的说话情况统计
再看聆听其他声音。根据声音性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歌声、乐曲声、钟声等人为的声音,一类是动物、自然界的声音,还有一类是虚拟的声音。
第一类的例子如:
(22)颁奖时刻,边建欣和罗志强聆听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泪如雨注。(《人民日报》1994年7月29日第11版)
(23)多少年来,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聆听过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人民日报》1993年12月18日第7版)
(24)她是贝多芬的崇拜者,但因无钱购买音乐会的门票,一直未能聆听贝多芬本人的演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5)广大观众纷纷来到军博,聆听、观赏这一难得的编钟展演。(《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8日第12版)
如果聆听的对象是国歌、名曲等,一般都带有敬意,如以上各例。如果聆听的对象是一般的歌曲、音乐或其他,就不一定带有敬意。例如:
(26)神秘***使您聆听到美的旋律,超一流的电子游艺设备将会提高您的智慧。(1994年报刊精选)
(27)语音信箱——收取并聆听语音讯息。(《Nokia E90用户使用手册》)
以上两例“聆听”就是听,不带尊敬色彩。
第二类的例子如:
(28)步出沈敏杰寓所,聆听墙缝里蟋蟀的轻声柔唱,遥望天宇中的一轮明月,头脑里始终萦绕着这几年问题。(1994年报刊精选)
(29)我嗅着草香、聆听鸟鸣,用肌肤感受着风。(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0)每当形势低落时,他总要聆听太湖穿云裂石、如鼓如雷的潮声,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1994年报刊精选)
(31)聆听那轻轻的水浪拍岸声,观赏那不甘寂寞的鱼儿跃出水面时荡起的涟漪,我觉得自己似要与这绝妙的自然融为一体了。(《人民日报》1994年8月27日第7版)
这类“聆听”一般不带敬意,只是表示仔细倾听。
第三类虚拟的声音是指借助修辞手段(主要是拟人)所产生的“声音”,如:
(32)人们可以聆听到,在这块土地上,安徽人民坚实有力、百折不挠、奋力前进的脚步声。(《人民日报》1994年1月14日第8版)
(33)陈列室里,孩子们仰着头看每一幅图片,把小脸贴在玻璃上看每一件实物,用幼小的心灵聆听历史的诉说。(《人民日报》1995年6月3日第2版)
(34)发现人生的真谛,寻求生存的智慧,金马似乎聆听到了时代的呼唤。(《人民日报》1993年9月4日第8版)
(35)触摸着古城的肌肤,感受着古城的呼吸,聆听着古城的心跳,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变迁在那一瞬间融成一体。
(《人民日报》1996年1月11日第11版)
这类“聆听”一般也不带敬意,只是表示听或倾听。
把语料库中聆听其他声音的用例根据所属类别和带不带敬意情况进行统计(表2):
表2 “聆听”用于其他声音情况统计
综合表1、表2,北大语料库中“聆听”用例的分类及带不带敬意情况进行统计(表3):
表3 “聆听”使用情况汇总
尽管以上统计不是十分精细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大致能够反映基本情况。数据显示,“聆听”用于人的说话,如果聆听者与说话者是下对上或上对下的关系,一般都带有尊敬的色彩;如果是对等关系,大多数(69.7%)带有尊敬的色彩,少数(30.3%)不带尊敬的色彩;三种情况中,带有尊敬色彩的占88.9%,不带尊敬色彩的只占11.1%。“聆听”用于其他声音,如果聆听对象是歌曲、音乐等人为的声音,少数(19.4%)带有尊敬的色彩,大多数(80.6%)不带尊敬的色彩;如果聆听对象是动物及自然界的声音或者虚拟的声音,一般都不带尊敬的色彩;三种情况中,带有尊敬色彩的占16.4%,不带尊敬色彩的占83.6%。在所有用例中,带有尊敬色彩的占65%,不带尊敬色彩的占35%。简言之,“聆听”用于人的说话,绝大部分(88.9%)带有尊敬的色彩;而用于其他声音,则正好相反,绝大部分(83.6%)不带尊敬的色彩。
为什么有的“聆听”带尊敬色彩,有的则不带尊敬色彩?带不带尊敬色彩是取决于词义,还是语境,还是其他?
我们认为,“聆听”之所以带尊敬色彩,一是词义赋予的,二是语境造就的。从词义看,“聆听”本指“仔细注意地听”,仔细注意地听人的说话,“含有听者自身的诚恳之意,也含有对说话者的崇敬之情”[1],因而带有尊敬的色彩。从语境看,说话者如果是聆听者尊敬的对象,或是聆听者自谦敬人意义上的尊敬对象,或者聆听的对象是值得尊敬的事物,因而“聆听”就带有敬意。也即因为听得仔细认真,而又面对的是尊敬的对象,两者合力,“聆听”就产生了这种表敬的附加意义。
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用例,“聆听”并不带敬意,从表面上看,这与语境有关。语境中,没有需要尊敬的对象,尤其是动物及自然界声音,不存在尊敬与不尊敬的问题,“聆听”自然就不含敬意了。这种情况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聆听”带不带敬意,都是语境在起作用,而与“聆听”本身无关。如上所说,“聆听”表敬意,是词义和语境合力作用的结果。“聆听”不带敬意,这固然与语境有很大关系,但与语境有关是从“结果”来观察的,本质上(真正的“原因”)是词义发生了变化,即原先带敬意的用法被泛用了,“聆听”变成了单纯表示“仔细听”甚至等同于“听”。那么“聆听”为什么会被泛用呢?除了“聆听”本身含有“仔细听”的意思之外,还有几个原因:1.“聆”是文言词,“聆听”是书面语,比较正式、典雅,符合文人的口味。2.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聆听”比“听”无论在节奏上还是在语体上都更容易与其他词语相搭配相协调;而且“听”没有其他合适的同义双音词。3.一般人不了解“聆听”多用在下对上的场合、有表敬的色彩,而把它当作“听”的同义词、等义词来使用。正是由于人们对典雅词语的青睐、双音节词语的节奏及语体优势,加上误解误用,导致“聆听”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经常出现在不带尊敬色彩的语境里了。
上面说过,“聆听”用于人的说话,绝大部分(88.9%)带有尊敬的色彩。但这种尊敬的色彩来自听者的态度,而不是讲者的要求。所以,“谁聆听谁”有讲究。通过语料库语料分析,结合语感,“谁聆听谁”主宾语人称使用情况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一个“×”表示一般不说,两个“×”表示不说;一个“√”表示一般可说,两个“√”表示可说):
a.你聆听我的发言。(××)
b.他聆听我的发言。(××)
c.你聆听他的发言。(×)
d.他聆听她的发言。(√)
e.我聆听他的发言。(√√)
f.我聆听你的发言。(√√)
由此可知,“聆听”的宾语不能有第一人称属格定语,且“聆听”的主语罕用第二人称。
现在再回到“谢谢聆听”上来。“谢谢聆听”就是“我谢谢你(你们)聆听我的发言”,其中含有“你聆听我的发言”。而“你聆听我的发言”在“谁聆听谁”的格式中是最不可接受的,所以不合适。大凡评比、评审、答辩,发言人面对的是专家、评委,两者的身份是不对等的,汇报完了说“谢谢聆听”,这是上下颠倒、贬人尊己了,显然用错了。即使是一般的报告、朗诵、讲座等,说话人与听众是平等关系,甚至是老师与学生、长辈与晚辈等关系,结束时说“谢谢聆听”,也有悖于我国自谦敬人的文化习俗,也是用错的。总之,凡是别人听“我”的说话,都不能用“聆听”。
“聆听”之所以出现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与现有词典解释不够准确、不够详细不无关系。特别是《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两者都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但它们把“聆听”分别释为“听”和“仔细听取”,没有完全揭示出这个词的语义或语用特点。现代汉语里有些复音词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有一定限制,如“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莅临”指到来、来临,多用于贵宾;“器重”指看重、重视,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这三个词,上面两部词典的解释都很到位。而它们对“聆听”的释义却不够全面,建议修正为:“仔细地听。用于听人说话时,多带有尊敬的色彩。”词典释义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准确的释义有助于人们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聆听”一词。
还有一个问题是,既然“谢谢聆听”用法有误,那么说话人要表达类似意思的时候有没有其他说法呢?有。“聆听”换成“垂听”即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垂”字条义项五:“〈文〉敬词,用于称别人(多为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某些行动:~听|~询。”“垂”,俯下身子。作为敬词,有对方降低身份、屈尊来做某事的意思,“垂爱”“垂察”“垂教”“垂念”“垂问”即其例。“垂听”的例子如茅盾《子夜》九:“他挺一下胸脯,准备把读破万卷书所得的经纶都拿出来邀取赵伯韬的垂听。”“谢谢垂听”既道出了说话人对听众的感谢,又具有尊人抑己的表达效果,所以完全可以取代“谢谢聆听”。事实上,现在许多发言人在其报告结尾的PPT上写的就是“谢谢垂听”。但“谢谢垂听”也不能滥用,如果中小学学生朗诵或发言结束时使用“谢谢垂听”,就不够得体,因为“垂听”文言色彩比较浓,中小学学生使用这个词,显得太有学究气了,可改用大众化的“谢谢”或“谢谢大家”。
当然,语言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汪维辉先生指出:在台湾“国语”里,“聆听”已经变成了“听”的书面语等义词,所以台湾学者做报告时,最后一张PPT出现“谢谢聆听”,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2]。但在大陆,至少是现在,使用“谢谢聆听”还是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的。
参考文献
[1] 刘娜.如何正确使用“聆听”和“听取”[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6):115-117.
[2] 汪维辉.口罩可以“佩戴“吗?[CP].(2020-03-03).学习强国.
原标题《“聆听”的语义和语用分析》,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03期
原文下载:”聆听“的语义和语用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