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说到近于真相——读张英伦的《敬隐渔传奇》

发布时间:2020-04-25浏览次数:224

从传说到近于真相

——读张英伦的《敬隐渔传奇》


摘  要:敬隐渔是中国近代的天才作家、翻译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不可绕开的人物。张英伦先生所著的《敬隐渔传奇》通过考据、比较、分析,使敬隐渔这位从上海法租界走出去的文学奇才实现了从传说到近于真相的嬗变。文章指出此书纠正了以前有关敬隐渔的错讹,揭开了一些有关敬隐渔的谜底,新增一些有关敬隐渔的信息,认为此书属于“史料”“判断”俱有的那类,从而使读者对敬隐渔短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系统、相对客观的了解。

关键词:敬隐渔;《敬隐渔传奇》;张英伦;书评


上天总是造就一些人,他们勤奋、有才气,但又天不假年。他们用短暂的一生创造辉煌,却又很快如流星划破天空逝去,甚至留给后人一些待解之谜,让人们去遐想、推测。20世纪20年代,从四川偏远的遂宁小县城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法租界求学,活跃于沪上文坛的“愤青”作家敬隐渔便是一例。过去,学人对敬隐渔的介绍,大多源于有关他的传说和揣测。20156月,旅法作家和翻译家张英伦先生出版的《敬隐渔传奇》(上海文艺出版社),让此前一直处于传说中的敬隐渔“浮出水面”,也令这个曾经与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鲁迅、郭沫若等中外文学大师有关联的文学奇才,实现了从传说到近于真相的嬗变。

一、纠正错讹

张先生在此书中,纠正了以前有关敬隐渔的错讹。

针对“隐渔”名字,法国当代汉学家米歇尔·鲁阿(Michelle Loi, 19262002)曾发表专文《关于敬隐渔名字的来源》(载1995年第6期《鲁迅研究月刊》,对“隐渔”这个名字的来源进行了***式的诠释,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张先生认为,这位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的学者,在此问题上却陷入了误区。他根据敬隐渔的自况诗词《忆秦娥》和小说《玛丽》,并基于***的洗礼规程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得出结论:敬隐渔的受洗名为“让-巴蒂斯特(Jean-Baptist)”而非“隐渔”,“隐渔”和《圣经》毫无瓜葛,而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名字、中国文化的产物,且在四川时就起了的。

关于20世纪20年代初敬隐渔求学的经历,之前有说是上海震旦大学,也有说是北京大学法文系。针对这些猜测,张先生在书中第二部《奇特的才华》中专列一章《上海工专学生》,以敬隐渔给罗兰的书信为根据,辅以敬隐渔的小说《玛丽》(1924519日首刊于《创造周报》第52号))的相关情节,给出了结论:“抱着当兵工厂厂长的志向进入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上海中法工专的前身,校址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的敬隐渔,选学的是工科而非商科……并成功地完成了学业。”上海《时报》(英文名为“Eastern Times1924 1 3 日第 13 版有报道《中法工专组织新剧团 敬隐渔发起》,其中有云:“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近有学生敬隐渔等发起组织新剧团,赞成加入者颇形踊跃,已于十二月念九日(即星期六),开筹备会议。”据此,可进一步说明张先生的结论是准确的。

二、揭开谜底

张先生在此书中,也揭开了一些有关敬隐渔的谜底,其中最具代表者为揭开邹振环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Jean-Christophe, 国内约定俗成将其译为《约翰•克里斯多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的谜底。“邹振环迷”源自甘少苏于1991年出版的《岱宗和我》,其中提及“《詹恩·克里斯多夫》译本”。张先生以娴熟的西语功力,并从大量的罗兰档案里,发现了梁岱宗于1929年给罗兰的一封信,其中明确记述他与司徒乔等人当年阅读并为之深深感动的那本书,是《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英译本,而非中译本。这样,敬隐渔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为最早的中译本,便确定无疑了。

三、新增信息

本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首次提及一些有关敬隐渔的信息。例如,用一定的篇幅展示敬隐渔作为文学青年的爱国情怀:把鲁迅的《阿Q正传》译为外文时,欣慰自己“替我们同胞得了光彩”;在作品中对“外国资本的压迫”愤怒填膺;在法国起草宣言《告比利时人民书》,要求废除列强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瑞士发表题为“祖国,睡狮醒来!”的演说……。

再如,本书对罗曼•罗兰与敬隐渔情同父子般关系的着墨:敬隐渔首次致函罗曼•罗兰表达敬意,很快获得罗兰热情的回应;赴欧留学后,敬隐渔除书信与罗兰联系外,还还几次专程拜望罗兰,并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罗兰的关照;当敬隐渔弭患奇症面临遣返时,罗兰为他大声疾呼,为他留法医治据理力争……。尤其是,张先生将罗曼•罗兰与敬隐渔的交往升到中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层面。

四、“史料”“判断”俱有

像上述的考据、比较、分析,在《敬隐渔传奇》一书中,比比皆是。学者谢泳认为:“学术工作,无论大小,要以有知识增量为追求,要么史料,要么思路、要么判断,总要给人启发方为有益。”据此判断,张先生此书属于“史料”“判断”俱有的那类,从而使读者对敬隐渔短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系统、客观的了解:

敬隐渔,字雪江,原名敬显达,受洗名为让-巴蒂斯特,祖籍四川遂宁县拦江河一带(现属遂宁市安居区),1901613日出生在遂宁县城文星街(现属遂宁市船山区文星街社区)的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少年时代,曾先后在四川遂宁县城天主教堂经言学堂,四川彭县白鹿乡的无玷修院(相当于小学)、领报修院(相当于中学)学习,并背着传教士学中文、练书法、读古今中文书,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成年后,又先后在上海的中法工专工科,法国的里昂大学文学系、巴黎大学心理系、里昂中法大学文科学习。1930110日,因病被迫离开了法国,同年215日抵达上海 ,不久后便投入法国作家巴比塞(Henri Barbusse)长篇小说《光明》的“移译”工作。同年11月其《光明》译本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1931年前后,敬隐渔神秘消逝,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疑案,至今仍未水落石出。

五、结语

总之,品读此著,透过那优美、严谨而又具亲和力的文字叙述,不仅感觉其字里行间闪动作者对人生、对事业、对友谊的中西合璧式的思考,亦能感觉张先生谙熟于中西文化、中外文学史。尤其书中的第一人称口吻,让读者觉得自己好像是循着敬隐渔生前在四川、上海、法国、瑞士的足迹,实地探访,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仿佛走进张先生创作的“自在世界”,忘记“阅”与“被阅”、“讲述”与“聆听”的界限。书中有关敬隐渔的身世、学历、活动、作品、疾病、消逝等的叙述,作者每每都罗列它们曾经的不同版本说辞,并一一详加考辨,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原来对这位天才作家、翻译家的既定印象,而且为人们阅读敬隐渔的各类作品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可能性。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以《光明》译本于1931年、1932年在上海现代书局再版重印作为敬隐渔在世的佐证,似乎有点牵强。


注释

① 本文原载《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2015年第4期(20151228日印刷),后应《上海法租界史研究》副主编蒋杰之约,略作修改,于20193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法租界史研究(第三辑)》上发表。

20188月,即《敬隐渔研究文集》编辑起动时,应主编张英伦先生之约,略有修改。201912月,《敬隐渔研究文集》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但其中收录的此文仍为原版,题目则更为《从传说到真相》。


参考文献

[1] 张英伦. 敬隐渔传奇[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2] 谢泳.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3] 刘志侠. 渡河去看敬隐渔[J]. 书城, 2015(10).

[4] 王细荣, 舒诚. 天才作家、翻译家敬隐渔[N]. 上海理工大学报, 2015-09-2(4).

[5] 中法工专组织新剧团敬隐渔发起[N]. 时报, 1924-01-03(13).


1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从传说到近于真相:读张英伦的《敬隐渔传奇》(载《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pdf

上海法租界史研究(第三辑)从传说到近于真相(《上海法租界史研究第三辑》).pdf

3 《敬隐渔研究文集》从传说到真相(载《敬隐渔研究文集》).pdf

附4 张英伦、胡亮编著《敬隐渔研究文集》出版(微信公众号“遂宁文旅”2020422日推出)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