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发布时间:2011-10-31浏览次数:28

高等工程教育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所出现的一种专门教育,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工业化而形成的,属于技术教育的范畴。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它的发展产生了创设高等工程教育的客观要求;清季被迫对外开放的环境和“崇实黜虚”、与时俱进的实学教育思想又为工程教育提供了物质的、方法的及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条件。这样,在1866年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工程教育机构——福建船政学堂(成立时称“求是堂艺局”)。[[1]-[2]] 20世纪初,清政府再次施行新政,废除科举,推行新教育体制,以方便西方科技等新知在中国的传播。而此时西方列强各国展开了对华竞争,纷纷在中国举办教育,以期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和政治经济势力。德国自然不甘落后,他们要利用每一个机会使德国文化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受到重视,同时竭力阻止日益增长的英国文化和英语在中国的影响,上海的德文医学堂和后来在此基础上开办的工学堂[1]就是这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上海理工大学[2]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1906年美国***南北浸会共同创建的上海浸会大学堂[3]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Erich Paulun)博士创建的德文医学堂。其工程教育的肇始,最早可追溯到19126月于德文医学堂内开学的工学堂电机科。20世纪20年代初,中法联合在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办校。抗战时期,在法方撒手撤走人员后,中法国立工学院的校友们又自发办校。他们众志成城,毅然保护了学校的财产,保住了中法工学院办校多年来各方辛苦劳作积累下的无形资产,为抗战胜利后成立的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简称“国立高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工科讲堂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工科讲堂(1914年)

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3]]的方针,上海理工大学的两个源头——军工路516号的沪江大学和复兴中路1195号的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简称“上海高机”),都被调整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型工业技术学校。之后,这两所学校又分别发展为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上海机专”),其工科专业也在不断相互挪移(见附录二),最终形成了各自的工程教育层次和特色。19965月,两校又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大学是基于西方传教士所信奉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而开办的,以文、理、商科斐声华夏,但其在“更为中国化”政策和“职业化”与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工程教育,也颇具声色。她那风景如画的校园和国际化的学习氛围更是值得称道,正所谓:精庐拓黄歇浦之滨,江景一览无遗;新学渡太平洋而致,世界尽收心底[4]。难怪沪江大学科学馆(今校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者、理科主任与化学教授梅佩礼(Fred Carleton Mabee)有如此的赞词:“Every ship that goes to Shanghai must pass within full view of the College; any thoughtful student on such a campus is compelled to live in a large world.[[4]]”其中译文已为今日香樟园[5]内的不少师生耳熟能详:“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5]]

黄浦江景一览无遗的沪大校园(1916年)

早年黄浦江景一览无遗的沪江校园(1916年)

德文医工学堂、中法国立工学院和国立高机,诞生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复兴和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时代,力求以实学致用为先,形成了“因物致用”、“工学结合”的独特风格和培养“精神贵族[6]”的办学理念,其校园充盈着****内政部部长黄绍竑所声称的那种“栋梁气”[7]

上海理工大学具有沪江大学、德文医工学堂、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高机之遗风,传承了她们工程教育学用相济、术通中西之传统,在整合、发展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专的工学学科基础上,打造了一所全新的“制造业黄埔军校”,开创了学校工程教育的新局面,可谓“栋梁气贯大世界”。

沪江亦注重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家庭精神[8]——的培育,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于19161917年间奖给沪江大学的四字匾额“澡雪心神”[[6]],为其最好的诠释。这与国立高机培养“精神贵族”之理念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传承“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和“信义勤爱”之精髓的上海理工大学校训“信义勤爱,思学致远”,是未来一代又一代上理人薪火相传、历久弥坚的精神底蕴。上海理工大学百年工程教育所积累的办学经验,尤其是昔日“通商惠工”、“因物致用”、“工学结合”、“职业化”、“服务社会”之理念,不仅对当今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工科院校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亦给高教研究者们留下了值得寻味的课题。

棫朴作人春风百载,菁莪造士大计千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辉煌的征程中,上海理工大学将秉承“澡雪心神”、培养“精神贵族”之传统,以“聚焦先进制造技术,专注卓越工程教育,孵化先进制造产业”为目标,巩固先进制造行业、出版印刷行业、医药食品行业的“黄埔军校”地位[[7]],注重工程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瞄准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需求,强化工程教育的科技服务功能,在不断推动行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铸就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学校门

梧柳香樟亦有栋梁气,芝兰玉树[9]也生复兴园。历经百年沧桑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思传无穷,桃李满天下。尤其是她的工程教育,循“教以导学,学以明教”之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型、应用型才俊。他们中有院士(见附录四)、企业家,也有政治家;有出类拔萃的社会精英[10],也有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正是这些在各自领域和不同岗位上大显身手的校友,构成了上海理工大学百年工程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的百年历程,尽管经历曲折,但始终贯穿教育强国之神圣职责。她在面向平民大众实施科技教育,培养我国近现代工业专门人才等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在中外文化融合与经济沟通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小觑。本书在叙述成就之外,还要探幽述说办学过程的一些曲折;除罗列历史事实之外,还要试图分析其思想基础。这就决定了本书的体例是把整个上海理工大学百年工程教育的历史,按校区和时间顺序,分成若干阶段的“断代体”。对解放后学校的工程教育,我们又按其层次,分为工程仿造、工程制造和工程创造三个阶段。具体做法是,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全国院校调整的1952年为界,分为两大部分,各部分又据先复兴路校区后军工路校区的原则,分时段叙述,共8章:

第一章,德国模式:工程教育的肇始(复兴路校区,19071917);

第二章,中法合作:工程师大学校的引进(复兴路校区,19191946);

第三章,国立高机:工程教育的中国化(复兴路校区,19461949);

第四章,职业化与服务社会:沪江的工程教育(军工路校区,19061952);

第五章,上海机专:颇具特色的工程教育(复兴路校区,19501997);

第六章,“制造业黄埔军校”的雏型(军工路校区,19521977;

第七章,跨入工程创造教育时代(军工路校区,19771997);

第八章,全新的“制造业黄埔军校”(大上海理工大学时期,19972011)。

20091126,校党委书记燕爽(二排左二)、党委副书记何建中(二排左三)与接受采访的在沪历任主要校领导(前排自左至右:张忠庚、徐强、朱佳生、陈之航、赵学端、汤亚栋、吴益和)及参与采访工作的师生合影

本书的时间下限定为20117月(大部分统计数据截至201012月),研究方法主要遵循实证主义编年史路径,辅以概念分析思想史和社会史两种路径。在编研过程中,学校档案馆组织开展对学校历任主要领导的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亦充分挖掘、梳理、利用学校档案馆馆藏资源,广泛听取了学校现任领导、教职员工,离退休干部、教职工,以及学校各个时期校友的建设性意见。在充分地吸取部分教职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及学校各个时期校友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尽最大努力,对搜集到的诸多史料,详加考证,客观述说,不为尊者讳,不为偏好囿。同时,我们又为本书提供大量插图,力求增强其形象、直观的效果。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 19112008)曾经说过:“要想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就写一本关于那个领域的书。[[8]]”惠勒的惊人之语是我国南北朝北齐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之“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颜氏家训•卷第三•勉学》)的翻版,它亦诠释了我们著述此书的心境:所有言说与文字的努力,除了要表达自己已经了解的一切之外,更是要力求明白自己尚有多少不曾了解的事物。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德文医学堂创建于1907年,是外国人在上海不用教会名义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其德文名称为“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中译为“上海华人德文医学堂”,简称“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新建的工学堂合并,校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2] 19965月,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受命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工业大学的源头是19068月创建的上海浸会大学堂(沪江大学的前身),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源头可上溯至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

[3] 19053月,代表美国***南北浸会两个总部的联合委员会通过一项声明:美南浸信会华中差会和美北浸礼会(即“美国浸礼会”)华东差会联合在上海办1所大学和1所神学院。大学的英文名为Shanghai Baptist College,中文名为“上海浸会大学堂”;神学院的英文名为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中文名为“上海浸会道学书院”。19061月,校董会会议决定神学院先行开办,并置地建校。19068月,在上海东北郊外松浦(今复兴岛运河)西北岸土塘东侧,购地建造校舍。1016,在虹口北四川路赁屋办学的上海浸会道学书院正式开学(此后,沪江大学以1906年为学校创办之年)。19077月,道学书院陆续迁至尚未完全竣工的新校园。1909210,大学正式开学。191161,校董事会会议决定:上海浸会大学堂与上海浸会道学书院从1912年农历新年起合并,魏馥兰(Francis J. White)被选为整个学校校长。1914年春,已合并的两校正式确定中文名为“沪江大学暨道学书院”,英文名为“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1915年,校董会决定,校名改为“沪江大学”,英文名为“Shanghai College”,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31年,学校英文名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4]笔者改写自沪江大学思晏堂内的礼堂中一副对联:“精庐拓黄歇浦之滨;并时讲舍宏开,弦诵鼓吹,与金陵东吴圣约翰后先共峙。新学渡太平洋而致;异日人材蔚起,道德智体,合耶鲁哈佛芝加哥中外大同。”

[5]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516号校园目前成规模的树种为香樟,故有“香樟园”之称。不过,梧桐、杨柳、香樟都曾是这片校园某一时段种植的主要树种。

[6]国立高机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高强度的意志磨练,即是西方贵族教育中的优良理念。“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国立高机培养的人才就是具有很强动手能力的“精神贵族”。

[7]中国传统思维,特别是深层审美心理结构中,把世界万物都归纳为“气”。东汉王充《论衡·自然》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气”几乎遍及宇宙生命万物的各个领域:有代表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的,如雨气、雾气等;有反映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如天子气、将军气等;有涉及人类生理、病理、心理现象,特别是逐渐入于人的精神领域的,如血气、心气等。“栋梁气”是一种属于社会现象的“气”,语出《南史·王俭传》:“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所具有的气质或潜质。1934年,****行政院内政部部长黄绍竑为中法国立工学院题词:“有栋梁气”。

[8]“大家庭精神”源于魏馥兰表述的拉丁文“esprit de corps”,也称为“团体精神”。

[9]“芝兰玉树”出自《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现在指德才兼备的人才。

[10]详细名单及其成就简介见“上海理工大学校校友网”的《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网址:http://alumni.usst.edu.cn/s/45/t/245/24/99/info9369.htm)。



[[1]] 史贵全. 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520.

[[2]] 王列盈. 福州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起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7477.

[[3]] 做好院系调整工作,有效地培养国家建设干部[N]. 人民日报, 1952-09-24(1).

[[4]] Fred Carleton Mabee. The ShanghaiBaptistCollege[J]. Educational Review, 1916, 8(7):218225.

[[5]] 王立诚. 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2.

[[6]] 陈春生. 沪江大学十周年纪念祝词[J]. 天籁报, 1918, 7(4).

[[7]] 学校办公室. 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寅一行到我校调研[EB/OL]. [2010-11-10]. http:// www.usst.edu.cn/s/1/t/65/36/ac/info13996.htm.

[[8]] 田松. 一代宗师魂归量子世界[N]. 南方周末, 2008-04-24(D26).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