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发布时间:2015-02-27浏览次数:36

本书系笔者推荐,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选定,海洋出版社从美国Scarecrow出版社洽购版权、编辑出版。作者奥韦格布兹、焦群、博斯蒂克应笔者之请专门为本书中文版撰写了序言。

1986年,美国学者梅隆最早提出了“图书馆焦虑”概念。之后,关于图书馆焦虑现象的讨论和研究如雨后春笋一般,但这种研究的流行却引起了图书馆焦虑研究的混乱。2004年,为了概述当时图书馆焦虑研究的状况,消除图书馆焦虑研究的一些混乱和错讹,作为图书馆焦虑研究的主要拓荒者,美国的奥韦格布兹、焦群、博斯蒂克通过收集和分析他们或其他学者当时已发表或即将发表的图书馆焦虑研究的文献,撰著并出版了《图书馆焦虑——理论、研究和应用》一书。此书问世近10年来,倍受图书馆从业者和图书**学研究者等不同领域读者的青睐:通过快速检索谷歌学术搜索数据库,显示已至少在123本著作中被引用过。

笔者于2005年开始涉猎图书馆焦虑研究,并向所服务的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荐购了此书。不久,我撰写一篇小文《图书馆焦虑及其研究述评》,刊载于2006年第3期《大学图书馆学报》上。当时,责任编辑王波(网名“书骨精”)老师曾在他的博文中称:“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目前好像还是空白,感觉选题比较有新意。因为是综合介绍国外的情况,所以本文的叙述策略主要采用的是掉洋书袋的方法,但是掉得合乎规范,掉得有型有派,也不失是一篇好文章。该文介绍了不少国外图书馆在研究图书馆焦虑问题上所采用的实证方法和结论,相信雨僧这样的实证方法超级崇拜者,对此文可能会有些感觉。 ”此后,国内学者或许受我这篇拙文的影响,也逐渐涉猎图书馆焦虑的研究,有的还结合中国图书馆用户的特点,进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截至2013年底,在中文文献中,国人至少发表30篇 有关图书馆焦虑的研究文章、5篇 硕士学位论文(其中2篇为台湾的学位论文)。

国人对图书馆焦虑的关注和研究热情虽然令我感到欣慰,但心中总有些许遗憾,因为当年我希望《图书馆焦虑——理论、研究和应用》一书的中文版问世之梦想一直未能成真。带着这种遗憾,笔者在20121212日上海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上的发言中,希望我们委员中有人能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中文版。半个月后的1227日,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沈东婧老师就通过电子邮件告知笔者:“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最近在与海洋出版社商谈拟出版一套(或几套)国外图书馆学**学译丛,其中包括经典教材、重要的专著、重要的研究报告等。我想如果几位老师正好有值得推荐的书目,我可以汇总后发给编译委员会国外文献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初景利教授。”于是,笔者就推荐了《图书馆焦虑——理论、研究和应用》一书,最终该书有幸入选海洋出版社第一批译丛书目,我也被指定为本书翻译的主译。

翻译犹如戴着镣铐跳舞,非有极深的中外文功力不得轻易为之。尽管我此前翻译过几本书,做过翻译图书的编辑,但我知道自己的功力还远远不够,何况本书还横跨图书**学、心理学、统计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不得不请几位具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英国语言文学等专业背景的同事(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加盟。尽管如此,本书的翻译仍然极具挑战性,个中的酸甜苦辣我们都一一体味过。

关于此书翻译之事,我们曾举行多次讨论会。当然,作为本书的主译,我不能尸位素餐:除制定翻译准则,确定人名、地名和主题词等的译法外,还对照原文对全部译稿做了比较细致的审核和文字上的润色。本书具体的译校分工如下:

中文版序、序、前言、第2章:王细荣译,李仁德、苏丽丽校;

13章、附录1、附录2:李仁德译,王细荣校;

4章:丁洁译,苏丽丽、王细荣校;

56章:吕玉龙译,王细荣校;

78章:苏丽丽译,王细荣校;

参考文献:丁洁整理编号,王细荣校;

主题词索引:王细荣、苏丽丽、李仁德译,王细荣校。

本书的译文遵循原文“著者出版年制”的参考文献著录方法,不过做些变通,即参考文献仍按著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只是加注了编号,并在正文中将“著者出版年”格式替换为相应的编号形式。另外,本译著主题词索引的页码仍留存原书页码。为了使主题词索引施展作用,故在本译著的正文部分标注了边码,即以原书每页开始第一个单词为准,在相应中文译文的这一行页边标注原书页码,假如译文顺序与原文顺序相差较大,则选择最利于读者检索到原文页码的方式标注。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的译者们不辞艰辛地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这件学术翻译工作。也要藉此机会向沈东婧老师致谢,若无她的引荐,此书的中文版能在可以遇见的将来面世是无法想像的。初景利教授等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国外文献翻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们的遴选之功不可没,是他们的慧眼,此书才得以入选海洋出版社国外图书馆学**学译丛,在此谨致谢忱。另外,还要感谢海洋出版社的杨海萍老师,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的王传清老师,他们的许多细致工作,为本书的中译本顺利出版奠定了基础。

尽管花费不少气力,但鉴于译者有限的学识和水平,书中一定还存在有错讹之处,还望各路方家不吝赐教(联系电子邮件:wxr272@163.com)。

 

王细荣   

2013126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