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科学之光丛书”导读

发布时间:2004-02-04浏览次数:25

“华夏科学之光丛书”导读

 

该丛书分别介绍了5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事迹,再现了他们曲折的成长历程、杰出的科学成就、睿哲的科学思想、独特的研究方法、对真理的激动人心的探求和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

 

宁静致远——崔琦的科学风采

杰出科学家并非命中注定的英雄式人物,他们也是人,也是常人,因而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他们的成长绝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是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用心血和汗水写成的人类知识殿堂中最恢宏的乐章。诚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不懈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崔琦的成长道路可谓历经磨难,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先是在祖国内地完成小学教育,后辗转香港完成中学教育,继而在美国奥古斯塔纳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此后献身于固体物理学研究,并于1982年在贝尔实验室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学成就。艰辛的历程铸就了他高尚的人格气质,这种人格气质包括非凡的科学才智与献身精神、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爱因斯坦(A. Einstein)曾按其探索动机的不同对科学家作过如下非常生动的描述。他认为,科学殿堂里的科学家可分为三类。一类人从事科学工作是因为科学工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其特殊才能的机会,他们之热爱科学正如运动员喜好表现自己的技艺一样;第二类人把科学看作谋生的手段,如有机遇他们也可能成为成功的生意人;最后一类人是科学殿堂中的精华、真正的献身者。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对科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却极大。照此分类,崔琦无疑是最后一类科学家中的典范。

 

目次

序 言 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第一章   “高山名茶”

第一节   心眼多的“驴娃儿”

第二节   培正中学

第三节   品学兼优的“小糊涂”

 

第二章   害羞,却有勇气

第一节   特殊课程中心

第二节   “真正的智者”

第三节   双丰收

 

第三章   比前人看得更远

第一节   贝尔实验室

第二节   巨人的肩膀

第三节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第四节   崇尚教学相长

 

第四章   1998年,梅开二度

第一节  “世界状元”

第二节   诺贝尔奖

第三节   惟一恰当的方式

 

第五章   成功的背后

第一节   “做实验又有何难”

第二节   “渴望知道得更多”

第三节   什么都不放过

 

第六章   真知灼见

第一节   在森林中寻路

第二节   要知其所以然

第三节   科学技术观

 

第七章   谦和的绅士

第一节   典型的中国学者

第二节   “要存在,但不要受人注意”

第三节   中国情结

 

第八章   “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节   “不要丢掉这个财富”

第二节   要有学术传统

第三节   “只问耕耘”

 

第九章   “一种**上的‘感召’”

第一节   科学家心中的“上帝”

第二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情怀

附录一   崔琦年表

附录二   注释与参考文献

 

 

细推物理须行乐——李政道的科学风采

介绍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的生平事迹。分为好学少年、名校与名师、从芝加哥到哥伦比亚、“革命者”的角色、荣誉与创痛、物理的挑战、中国情结、科学外的思考八个部分,另附有前言、李政道年表、注释与参考文献。全书再现了李政道先生曲折的成长历程、杰出的科学成就、睿哲的科学思想、对科学真理的探求和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

 

目次

  言 迎接物理挑战的一生

 

第一章  好学少年

第一节  东方威尼斯

第二节  第二故乡

第三节  李家“三糊涂”

 

第二章  名校与名师

第一节  “求是”校风的熏陶

第二节  转校生

第三节  东方文化名著也管用

 

第三章  从芝加哥到哥伦比亚

第一节  物理学“圣地”

第二节  永远的导师

第三节  初识**宁

第四节  哥伦比亚大学

 

第四章  “革命者”的角色

第一节  物理学中的“金科玉律”

第二节  一朵“乌云”

第三节  “我们都是胜利者”

 

第五章  荣誉与创痛

第一节  一锤定音

第二节  一次破例的授奖

第三节  “我们的才智是互补的”

 

第六章  物理的挑战

第一节  “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中国很早就有“物理”

第三节  对称与不对称

 

第七章  中国情结

第一节  与中国三代领导人的情缘

第二节  少年班

第三节  “和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重要”

第四节  首倡中国博士后

第五节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第六节  创立“政基金”

 

第八章  科学外的思考

第一节  “一个硬币的两面”

第二节  “水·鱼·鱼市场”

第三节  “学”与“问”

第四节  前浪与后浪

附录一  李政道年表

附录二  注释与参考文献

 

 

寻找带色的雨滴——丁肇中的科学风采

介绍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一、“首先应感谢我的父母”,二、“数理权威”,三、密歇根大学,四、研究院,五、初出茅庐,六、11月革命,四、令人雀跃的J/ψ粒子,七、众里寻“他”千百度,八、三喷注现象,九、更上一层楼,十、“灵台无计逃神矢”,十一、实验物理学家,十二、物理学之外。另附有前言、丁肇中年表、注释、主要参考文献。主要介绍了丁肇中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多方面的科学贡献、卓越的科研领导才华、深邃的科学思想、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探美求真、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

 

目次

序 言 热爱他们的工作吧

 

第一章 “首先应感谢我的父母”

第一节 美国籍中国根

第二节 “总是比日本人先走一步”

第三节 重庆—青岛—南京

 

第二章 “数理权威”

第一节 “时间是最浪费不起的”

第二节 “丁大头”

第三节 “黑暗时期”

第四节 大师的力量

第五节 “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第三章 密歇根大学

第一节 戏言成真

第二节 “怪人塞缪尔”

第三节 粒子物理学的魅力

第四章 研究院

第一节 良缘

第二节 机遇

第三节 “他总是想走在最前面”

 

第五章 初出茅庐

第一节 在物理学大师之中

第二节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

 

第六章 11月革命

第一节 山重水复

第二节 “一只在手中的鸟”

第三节 殊途同归

第四节 令人雀跃的J/ψ粒子

 

第七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一节 “塞缪尔,恭喜了”

第二节 诺贝尔奖

第三节 “讲讲好玩而已”

 

第八章 三喷注现象

第一节 马克-杰实验组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胶子

第三节 奇迹的出现

 

第九章 更上一层楼

第一节 L3实验组

第二节 钟情反物质

第三节 “只有第一”

第四节 AMS-01升空

 

第十章 “灵台无计逃神矢”

第一节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

第二节 “愿得‘鲁生’早自培”

第三节 “我绝对愿意与中国科学家合作”

 

第十一章 实验物理学家

第一节 “格物致知”新解

第二节 他种实验科学家

第三节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第四节 “军队中的统帅”

 

第十二章 物理学之外

第一节 “四分之一”观

第二节 “比研究高能物理重要得多”

第三节 “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附录一 丁肇中年表

 

附录二 注 释

 

主要参考文献

 

 

奇迹的奇迹——**宁的科学风采

**宁是享誉中外的华裔科学家,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观点而与李政道共同荣膺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是华夏科学之光。**宁远远不只是一位伟大的现代物理学家,而且是奇迹中的奇迹。该书主要介绍杨先生不平凡的成长历程、物理学多领域的卓著贡献、深邃的科学思想、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探美求真、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它对青年一代是一种昭示和激励。

 

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

朱棣文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祖籍中国江苏太仓,因发现“激光冷却与原子捕陷”原理,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同时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该书主要介绍了的朱棣文的成长经历、科学成就、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方法以及为人处事之道等。全书极富人情味,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书中内容翔实,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 返回原图
    /